同性伴侣宋修亚与傅頴相识、相爱近 3 年,同为摄影师的两人,从交往以来,他们几乎天天 24 小时腻在一起,工作、旅游、柴米油盐都有彼此的身影,就像大多数的同居情侣一样,觉得结不结婚似乎都无所谓。他们决定步入婚姻殿堂也没有特别的故事,也不是想要彼此的承诺,单纯就是感觉对了,并希望在未来的某个时刻,能以法律赋予的身份与权利,与对方共同承担责任。身为同志的他们,也一路见证台湾社会风气的开放与多元文化的发展。
结婚对你们的意义是什麽?
修亚:其实真的很单纯,就只是因为法律保障。两三个礼拜前傅頴被送去急诊,因为他突然肠胃不太舒服,而且已经痛了一两天,当时心想如果是阑尾炎的话怎麽办,因为开刀是要签字的,为了因应以后各种突发状况,觉得结婚才能好好保护彼此。不过我们对结婚还没有什麽真实感,因为也没有举办隆重的仪式,只有简单登记而已。

傅頴: 真的觉得结婚会比较安心,有法律上的保障确实就不太需要担心(应对各种紧急状况时)。朋友会一直问说要不要办婚礼,后来心想好像可以办一个派对,让大家来联谊、交朋友,把爱传下去。
有没有可能因为你们的生活状态或心灵到了某个层面,所以才决定要结婚的?
傅頴:我们相处起来很自在、不需要隐藏自己任何面向、有话直说,让我觉得这段关係是个很好、很舒服的状态,就觉得可以与对方结婚了。
修亚:对啊~我也是觉得是这样,愿意把对方当一生的伙伴,不论未来遇到什麽状况都会互相陪伴,加上我们对彼此百分之百坦诚,从交往到结婚,各自的感情与性都是很开放的。
家人曾反对过你们的同志身分或这段婚姻吗?
修亚:在跟妈妈出柜后,我母亲有花一点时间思考,也问过其他人『小孩如果是同志那该怎麽办?』一开始会觉得你是因为叛逆,故意想要跟流行之类的,不过妈妈后来发现这好像是我也没有办法改变的事情。决定结婚后,家人都很开心也非常支持。
傅頴:一开始家人好像都不太能接受,不过这一切过程都没有很激烈,因为有些人的状况真的很严重,像是被拿刀追,甚至被赶出家门。至从妈妈与爸爸离婚后,我们这对母子就很少见面了,妈妈再婚后所诞下的女儿有看到我们的结婚讯息,便告诉妈妈这件事,后来妈妈也透过她与我联络,说道:『听说你结婚了,有机会跟你老公一起吃个饭。』这段亲子关係或许曾有一段空白期,但也因为这段婚姻再次牵起了。
你们是否认为台湾多元成家和性别平权的风气已经很成熟?
修亚&傅頴:我们觉得台湾的多元风气非常成熟了,以前有人得知我们的性向时,可能还会感受到对方怕怕的,现在已经不会了,而且很多外国人都会想来台湾,不管是参加同志大游行还是到夜店玩,他们都觉得这裡是个很开放、包容的国家。
修亚:不过欧美国家更加开放,很有趣的是他们并不在乎你是什麽性别、性倾向是如何,不论是什麽身分,他们都不会有太大的反应,不论你是谁都没关係,只要我跟你相处得愉快就好,他们也不会限制自己该喜欢男生或女生,一切都是很开放、自然的。
对你们而言,多元包容象徵著什么?
修亚:当人对多元感到排斥或不包容时,其实是来自于自己的投射,我们不可能平白无故不喜欢什麽,这一定都是有原因的,内心会感到恐惧是因为过往经历在心中产生了阴影,当我们明白内在的恐惧源自何处,并真正认识自己时,便会知道每一个不同的样子,都只是不同的状态呈现而已,便会用有爱的视角看世界。
傅頴:我们可以将自己的内心想像成是很多个空间,你的内在空间要够大才有办法让东西进来,而这些进到内心的事物,会与你心中的情绪产生反应,当内心是充满恐惧与自卑可能就会产生出相应的结果:排斥、噁心;如果内心都是爱,其实是会感到和谐的。
用一句话形容彼此在自己眼中的样子。
宋修亚:在我眼中,傅頴是纯真又具有启发性,时刻都在寻找一个平衡的个体,我对生命的体悟都是他带给我的。
傅頴:宋修亚是个很有创意,并且带来欢乐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