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不单是异性夫妇的需求,也是单身女性及女同志配偶的权利!立委3日召开「提升生育自主!人工生殖法该修了」公听会,呼吁当局将身体及生育自主的权利还给台湾女性。
立委洪申翰表示,随著社会的发展,人工生殖相关的权益,不该只是针对不孕夫妻,而是要考量更广义的生殖议题,并看到更多人的需求,让想生育的女性可以放心地「在台湾」生养,而不是让他们到海外进行人工生殖,面对多重的医疗、经济与法律风险。
立委林楚茵指出,现行《人工生殖法》应该修正,才能顾及全部人的生育自主权。联合国日内瓦人权宣言对生育权的保障,并非侷限夫妻,而是每一位人,但现行法规仅同意夫妻才能接受人工生殖,却未跟上2019年已施行的同性婚姻制度。
立委林昶佐提到,大法官748号解释说明很清楚,「以性倾向作为分类标准所为之差别待遇,应适用较为严格之审查标准」。因此至少在宪法层次上,机关必须说明其限制目的与公益性的关联,而这经过多年的辩论,显然没有足够的证明显示由同志家庭照顾的小孩较不幸福。
立委陈培瑜认为,国家政策除了要让「不愿意生小孩」的人愿意生以外,也必须考虑让「想生但无法生育」的人得以生儿育女!台湾同志家庭权益保障的拼图,在通过同志可共同收养小孩的权利后,越拚越完整,《人工生殖法》的修法,正是下一个必须要努力的地方!
立委赖品妤也说,近年愈来愈多女性冻卵,但后续想使用时,法律却限制必须要异性配偶同意,凸显现行《人工生殖法》对单身女性及女同志配偶的保障不足,已违反宪法保障的平等权,亦跟不上时代及国际趋势,是时候加速修法,将身体及生育自主的权利还给台湾女性。
根据台湾同志家庭权益促进会统计,全台至少有500户同志家庭,养育近800位子女,近三年来接受谘询,希望生养女子的人更高达2365人,秘书长黎璿萍感叹,同志前往海外进行人工生殖的费用将近百万,他们必须背负庞大经济压力、和生育年龄赛跑,还有女同志配偶因为要还债,前往柬埔寨进行打工,却没想到遇到诈骗,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下,最后甚至流产了。
彩虹平权大平台执行长邓筑媛也说,行政院调查数据显示,有近四成(37.9)的同志有考虑要进行人工生殖,其中在20岁到29岁,有生养意愿的同志是42.8%,更年轻的同志也因为同婚通过,对生养下一代有更高意愿。邓筑媛说,人工生殖法修法自2013年讨论至今已有10年,社会大众已经有所准备,接下来,民间团体也会提出修法版本,希望卫福部也能有对案。
妇女新知基金会秘书长覃玉蓉表示,现行《人工生殖法》排除不想进入婚姻,但有生育规划的女性,是明确的针对女性的单身歧视,而背后其实也隐含对单亲家庭的歧视,很多关于的单亲家庭有多不幸的预设,很可能是被想像出来的。覃玉蓉呼吁,人工生殖技术应开放单身女性和女同志配偶使用,作为台湾正视多元亲密关係或多元家庭关係的下一步。
公听会最后,立委洪申翰也要求国民健康署尽快提出单身女性和女同志也能适用《人工生殖法》的修法草案,并且在一个月内,提出修法相关配套与支持系统建置的书面报告。立委洪申翰也提醒行政部门,如果有机会能够达成共识,就应该要有明确的进度规划,不要再让更多女性苦苦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