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警方逮捕与绑架Grindr用户有关的七名男子

South African police arrest seven men linked to kidnapping of Grindr users

南非LGBTQ组织对与Grindr一连串绑案有关的七名嫌疑人遭到逮捕表示欢迎。
最近几个月来,南非有多名Grindr用户,经由这个约会应用程式(dating app),遭到绑票。
南非警方表示,根据对9月19日一名18岁的金山大学(Wits University)学生绑案的调查,逮捕了七名嫌犯。
南非警方表示,嫌犯要求支付1500美元才会释放这名学生。当局设立了诱捕行动,在9月20日,情况有了进展,他们找到了一名嫌犯将领取赎金的自动取款机。警官在嫌犯到达时,立即将其逮捕,他同意带他们去受害者被囚禁的地方。
“室友当天报告了这名学生失踪。据报导,他是通过一个叫做Grindr的约会网站被诱骗的,”南非警方发言人Brenda Muridili说。“之後,警方进行了监视,在一名嫌犯到达时,立即将其逮捕。然後他带领当局前往 Denver Men’s Hostel(在约翰尼斯堡),他们在那里发现了18岁的受害者被绑住并失去意识。另外六名嫌犯被捕,受害者被立即送往医院接受治疗。”
Muridili还表示,这些嫌犯很可能与其他八十六起与Grindr有关的类似案件有联系。
“我们不能排除这种可能性,因为这不是第一次发生这种情况,”Muridili说。“我们正在调查多起案件。”
Access Chapter 2的媒体联络人 Mpho Buntse表示,该组织对逮捕表示欢迎,但仍然担心为什麽这样的事件持续发生。
“我们赞赏约翰尼斯堡南非警局迅速逮捕了七名使用Grindr恐吓和虐待受害者的恐同人士。我们相信这次逮捕坚定地表明了该警方打击这种犯罪的承诺。我们组织一直呼吁采取迅速行动,因为组织已经获得许多这样的案件报告,”Buntse说。“然而,我们对这些帮派的间歇性质深感担忧。在不久前,我们庆祝了约翰尼斯堡地区最初的Grindr绑架和勒索团体的逮捕,现在又有新的落网团体出现。这让人非常关注为什麽这些团体持续出现。”
南非豪登省警方在二月份逮捕了四名他们表示用Grindr来勒索和欺骗LGBTQ的男子。
“我们持续呼吁社群成员,特别是男同性恋者,有限度使用可能对他们构成威胁的应用程式,我们进一步认可同志的情慾正义和不受恐惧与偏见威胁的交往自由,”Buntse说。“我们称赞Grindr聆听呼吁,强化了应用程式的安全性。”
Out Human Rights协调人Sibonelo Ncanana呼应了Buntse的话,但质疑为何警方未积极调查其他省份的类似案件。
“我们很高兴逮捕了七名嫌疑人,但我们需要在其他省份也发生类似事件的地方,有与豪登省同样迅速的对应,因为还有其他涉及到Grindr未解决或未调查的类似案件,”Ncanana说。“这让我们非常担心,但我们对警察的迅速回应感到感激,希望它会扩及至其他省份。”
Triangle Project的Ruth Maseko表示,尽管Grindr和其他约会应用程式已对其用户发出警告,但LGBTQ群体因为在社会中的位置而继续成为目标。
“虽然没有哪个约会应用程式是完全安全的,但由於围绕性倾向和身份的污名,潜在的犯人可能会认为LGBTIQ群体是容易下手的目标,”Maseko说。“这表示,在犯罪者的观念中,LGBTIQ群体不会报告这些事件,并屈服於勒索。”

发表在 圈子 | 标签为 , | 留下评论

访问/李泳知唱《玫瑰少年》有意义 替同性发声:相爱不该被指责

南韩女星李泳知向来有话直说,年仅21岁的她,思想很成熟,是许多年轻粉丝的典范。她26、27日连续两天在台开唱,第一天选了蔡依林的《玫瑰少年》献唱,全场震惊不已,今(27日)接受台湾媒体访问,她透露选曲原因,「我本来就想着一定要唱这里的歌,收到很多推荐的歌曲,我全都听过了,每首都很好听的歌,但是这之中《玫瑰少年》的歌词最打动我」,盼望爱平等,不要存在偏见。
李泳知在理解《玫瑰少年》的歌词时,「我主要是觉得『这首歌对於所有人都是可以获得安慰的一首歌,你是人,不论你的爱情形式是怎样,你就是你』,我觉得歌词写很好」,直到唱完之後,她才透过歌迷留言更认识歌曲,其实是在讲同性之间的爱情,她也透露为了这首歌苦练1个月,「『ㄕ』的发音非常难,因为有一段歌词连续出现『ㄕ』,有种一直被『ㄕ』连续攻击的感觉,真的很难很累,练习了很多次。」
话题聊到《玫瑰少年》,李泳知主动表示对於这首歌,还有话想说,「这首歌是在讲述同性之间的爱,我的理解是对的吗?」从记者口中确认後,她才继续讲,「关於这个议题,我其实持续都有在思考,人与人相爱不该被指责,只要不是犯罪行为的爱情,我觉得一切都没有关系。」
李泳知深知世上有不同声音存在,「因为其实世界上对这样的事情有一些偏见,人们对於这些议题要发声多少会有点小心翼翼,但其实我从小就认为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事(同性爱情),我反而感到疑惑,听到很多人对於这个发出疑问,这个人爱上另一个人相爱这件事情,为何要被别人打上问号」。
随着时代进步、思想逐渐开明,她举例近来同性情侣的YouTube频道也多了很多,「支持同性情侣的人也变多了,虽然还是有一些人会不认同,但我还是小小地希望大家可以认为同性之间的爱是理所当然的事。」在台湾场选唱《玫瑰少年》,李泳知也想传达心中理念,「就像歌词所说的,不要在意任何人的眼光,不要有所畏惧,放开心胸去相爱」。她今晚将在Zepp New Taipei举办第二场专场演唱会。

发表在 圈子 | 标签为 , , | 留下评论

8同志天菜上实境秀 家长突然现身!谈出柜经验有洋葱

台湾在同婚专法通过後,实境类型节目同样在台湾造成了一波热潮,在《乳・房》导演谢志文的带领之下,开创了台湾史上首部男同志约会实境节目,聚集了八位分别在网路上自带流量的「天菜网红」,有DJ、有空少、有艺人造型师,以及Podcast主持人等。
在《约会吧!男孩》中,除了八位主角之间的恋爱关系吸睛外,拍摄场地也成为了另类焦点。这次节目前往了宜兰取景,在宜兰传艺中心DIY;在外澳海滩吃早餐散步;於田野间进行脚踏车约会等,节目组更经过一番的努力後,成功将主角们安排到了「从未开放剧组拍摄」的落羽松秘境——三层坪,进行最後一天的真情告白桥段,成为台湾第一个走进秘境拍摄影视作品的团队。
主角们在其中一集前往了宜兰知名的山形阁温泉饭店,导演安排主角们於泡汤时进行真心谈话,谈论彼此爱情观的差别,一丝不挂的谈话方式更让主角们坦承克服了很大的心理障碍,在画面上的呈现也兼具了感性与性感,导演在电影中所酝酿的功力,在此档节目中大放异采。
在节目中,主角们被安排到了一个公益活动中,为老人家们进行团体表演,促使不同年龄层的长辈能够了解同志族群的平凡与值得被爱。除此之外,节目组在八位主角不知情的情况下,找来了他们的家长们惊喜现身,浅谈儿子出柜时的感受与看法,让节目在欢笑浪漫之余,还有泪水所交织出来的意义性质。

发表在 同影 | 标签为 , | 留下评论

《同路人》发布特辑 聚焦刻骨铭心同性之恋

新浪娱乐讯 北京时间9月27日消息,据外国媒体报导,马特·波莫、乔纳森·贝利主演的Showtime限定剧《同路人》发布特辑,聚焦“两个截然不同的男人交缠的人生和他们之间不稳定的爱情”。一路同行,笑容、眼泪、亲吻、心碎……
罗恩·内斯万尼尔(《费城故事》《迷恋荷尔蒙》《面纱》)担任运作人、编剧,也和波莫等一起执行制作讲述改编自Thomas Mallon的同名小说,被描述为一部政治惊悚剧&宏大的爱情故事,故事始於1950年代的华盛顿,在麦卡锡主义的年代揭幕,清洗、战争、抗议的瘟疫之间发展,在爱滋危机的时代收尾。
波莫饰演魅力十足的政治官员霍金斯·富勒,他避免与他人产生情感纠葛,直到遇上了一名福特汉姆大学毕业生蒂姆·劳克林(贝利),他热切真挚,充满了理想主义和宗教信念。两人相恋并携手走过了40年,面对这个世界和他们之间的各种阻碍。

发表在 同影 | 标签为 , , | 留下评论

同性婚姻|消息:政府向法庭提出冀延长两年期限处理平权

终审法院早前裁定,前民阵召集人岑子杰争取本港承认同性婚姻案部分胜诉,说政府没提供替代方案承认同性关系的做法属违宪,裁决两年後生效。消息指,政府认为两年时间未必足够处理法律问题,向法庭提出希望申请延长限期的权利。
消息:政府认为替代框架问题复杂 冀延长处理期限
岑子杰早年与同性伴侣在外地缔结,婚姻不获港府承认,他5年前提司法覆核,要求法庭声明本港不承认海外同性婚姻的做法违宪,高院裁定败诉。其後,岑子杰提出终极上诉,终院本月初颁判辞,裁定岑上诉部份得直,认为政府没履行积极义务确立替代的承认框架,裁决暂缓两年执行。消息说,政府认为替代框架的法律问题复杂,两年後执行裁决未必够时间,向法庭提出希望申请延长限期的权利。
汤家骅:判词不清楚 延长期限框架属预期内
行政会议成员、资深大律师汤家骅回覆《香港01》查询时说,对政府希望延长处理替代框架期限不感奇怪,他认为判词对「替代框架」的描述比较简略、不清楚,难以解读到何为合理的框架。
法官要求特区政府在两年内根据《国际人权公约》第17条,提出额外保障方案。根据《公约》第17条:「任何人之私生活、家庭、住宅或通信,不得无理或非法侵扰,其名誉及信用,亦不得非法破坏」,汤家骅认为条文所提及的是被动式的保障,而非主动式,「何为不合理干扰行为比较虚无缥缈」,因此政府要求延长处理期限属预料之内,否则提出任何框架都可能被指不合理,引起司法覆核,难以评估裁决一旦延期执行,会拖延多久处理。

发表在 圈子 | 标签为 , | 留下评论

2男神同台飙演技 同志奇片《亲爱的陌生人》金马影展抢先映

简介:2023金马影展今(28日)再公布16部大师名导和新锐佳作,其中,影迷千呼万唤的《亲爱的陌生人》近日确定参展。而多部在卢卡诺、柏林、坎城、日舞影展获奖或表现出色的新锐电影,也加入映演阵容。其中,代表智利角逐奥斯卡的《血色之路》还邀来金马奖得主杜笃之与杜则刚操刀声音设计。
《亲爱的陌生人》(All of Us Strangers)是《45年》英国名导安德鲁海格大受好评的新作,把大林宣彦改编《与异人们共处的夏天》的山田太一原着小说改头换面,邀来《新世纪福尔摩斯》安德鲁史考特和《日丽》保罗麦斯卡两大男神,展开心醉恋情和魔幻故事,影迷期待度破表。
其他受瞩目的片单包括佛杭苏瓦欧容的《罪美人》、克莱儿德尼的《烈爱灼星》、南尼莫瑞提的《亲爱电影日记》、韦纳荷索的《献给火山恋人的安魂曲》、阿格涅丝卡霍兰的《边境无间》、昆汀杜皮尔的《冲三小剧场》和阿玛特艾斯卡兰特的《墨城谜案》等。
欧容的犯罪喜剧《罪美人》(The Crime Is Mine)让女演员和律师闺密展开认罪大戏,超级影后伊莎贝雨蓓惊喜现身,把性别框架和法式悬疑玩出新意。《烈爱灼星》(Stars at Noon)让《从前,有个好莱坞》玛格丽特库利和《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乔艾文在谎言与阴谋中萌生真情,赢得坎城评审团大奖肯定。
德国大师韦纳荷索的《献给火山恋人的安魂曲》(The Fire Within: Requiem For Katia And Maurice Krafft),以他标志性的旁白诉说传奇火山学家夫妻档卡蒂亚与莫里斯的故事。以同一对主人翁为主角的纪录片《火山之恋》描写夫妻爱情,荷索强调个体对死亡时刻的凝视,人类为理想献祭的悲壮心境,呈现生命在宇宙中的渺小与谦逊。
金棕榈名导南尼莫瑞提自编自导自演的《亲爱电影日记》(A Brighter Tomorrow)将招牌幽默转向电影产业,对当代电影和串流平台道出他的焦虑。金马常客昆汀杜皮尔的《冲三小剧场》(Yannick)再度展现鬼才挑战极限,如何让台上演员按照台下观众的意思演戏,获卢卡诺最佳欧洲电影的肯定。
波兰电影代表人物阿格涅斯卡霍兰赢得威尼斯影展评审团特别奖的《边境无间》(Green Border),揭开无辜难民在波兰、白俄边界成为政治牺牲品的真实事件,犀利批判。《毒粉风暴》墨西哥名导阿玛特艾斯卡兰特的《墨城谜案》(Lost in the Night)透过少年视角揭发大型矿场不可告人的阴暗面,荒诞却又写实。
恐怖名导大卫柯能堡之子布兰登柯能堡接棒惊悚风格,找来瑞典男星亚历山大史柯斯嘉和新一代恐怖女王米亚高斯在《欢迎来到极乐弑界》(Infinity Pool)同台飙戏,挑战肉体极限。西班牙新锐导演埃斯蒂巴利兹乌雷索拉索拉古伦的《两万种蜜蜂》(20,000 Species of Bees)以养蜂和信仰反思性别与家庭关系,8岁童星索菲亚奥特罗以天才演技诠释跨性别角色,是柏林影展最佳主角有史以来最年轻得主。
比利时影后薇拉贝登丝演而优则导的《无法融化的秘密》(When It Melts),由童星罗莎马钱特以精湛演技呈现青春残酷,获日舞影展全球剧情片类最佳演出。英国新锐导演玛哈莉雅贝罗的《我们从末日开始》(The End We Start From)由《追杀夏娃》茱蒂康默担纲,细腻诠释初为人母的旁徨无助。英伦男星班尼迪克康柏拜区不仅参与幕後制作,还扮演画龙点睛的关键人物。
《血色之路》(The Settlers)由智利新锐导演菲利培加贝兹以殖民历史揭开国家诞生之路的屍骸与谎言,由金马奖得主杜笃之与杜则刚操刀声音设计,获坎城影展一种注目单元影评人费比西奖肯定的,将代表智利角逐奥斯卡最佳国际电影。
2023金马影展将於11月9日至26日展开,10月27日周五晚间举办选片指南,10月28日下午1点於官网开始售票,更多影展讯息与精彩片单也将会再陆续公布。

发表在 圈子 | 标签为 , | 留下评论

香港同志影展|电影被禁、收恐吓短讯 印度出柜导演:继续抗争至人人平等

第34届香港同志影展於本月开锣,当中印度电影《松果之味》(Pine Cone)首度於香港上映,获影展纳入「亚洲焦点」之一。该片导演Onir受大会邀请来港宣传,并出席影後座谈会。Onir接受《Yahoo新闻》专访时指,印度恐同情况普遍,难为性小众电影申资助,《松》是他自资拍摄。他近日因右翼组织的恐吓短讯一度退下火线,但受到友人启发後继续站出来,「我们必须继续抗争,直至人人都是平等」。
《松》讲述出柜且敢言的电影制片人Sid,在一次公开演讲邂逅一名男观众,二人一拍即合,惟在一夜浪漫过後,Sid突然变得冷淡。电影解构Sid对爱情的怀疑,贯穿印度近年LGBTQI平权局势的起伏。片中故事的3个时间点为1999年印度加尔各答举办首个同志游行;2009年印度德里高等法院将同性性行为合法化,惟4年後被最高法院推翻;2019年则是最高法院宣布同性性行为合法化翌年的境况,描写性小众在社会变迁中寻觅爱情的跌宕。
「你的爱是一种罪」
在3个章节中,Onir描绘主角对爱的态度转化,「第一个章节(1999年)是无知的爱,但也是第一次有人告诉你,你的爱是一种罪」,紧随的是伤痛和背叛,最终重拾爱的勇气。性小众寻觅爱情,往往需要披荆斩棘,「我们不会因为那个人准备好『出柜』而爱上对方;是因为与对方灵魂连结而产生情愫,但性向、宗教等将人分门别类」。
还记得印度最高法院宣布同性性行为合法化那一夜,Onir重拾久违的欢乐,「2013年最高法院曾推翻德里高等法院同性恋合法化的判决,当时是极度心碎,这次证明你永远预计不到会发生甚麽事」。他计划做一系列电影,重塑对爱情的希冀,包括《松》,「市面上的性小众电影,如《以你的名字呼唤我》,都是以伤痛、眼泪作结。当然它们是美丽的电影,我都曾经历伤痛,但这次我希望讲述开心、欢欣的故事」。从性小众角度凝视爱慾,《松》全片以iPhone拍摄,「每个画面不会有太多角色,凝造亲密感觉」。
《松》的故事灵感来自Onir的自传《I Am Onir & I Am Gay》。现年54岁的Onir在不丹成长,年轻时探索性向,曾经迷惘,「所有人都是喜欢女生,在影视作品完全没有性小众的参考,即使有也只有取笑、丑化的角色,如跨性别人士是暴戾、会绑架小孩等」。直至他在大学时修读比较文学,终为自己找到答案,「幸运地我遇上一个教授,开始解读希腊文学中的性向,重点是他以尊重的态度解说」。多年的寻寻觅觅,令Onir更深信性小众必须向世界说自身故事,电影是其中一个媒介,「这样年轻人可以有参考,而当中他们是有尊严地被描绘」。早於2005年,Onir处女作《我的兄弟尼基尔》(My Brother…Nikhil)是首部以同性恋为主角的印度主流电影。
军人同志电影被禁放映
Onir是宝莱坞(Bollywood)少数出柜导演,积极为LGBTQI等弱势社群争取权益,包括在印度举办同志游行。电影制作期间,他起用已公开性取向的演员,甚至确保工作人员站在「同一阵线」,「我不会与任何反对性小众或少数族裔权益的人合作,即使演员拍摄亲密场景时,工作人员仍自顾自在忙,没有人关注他们是否同性恋,大家关注的是演员的演技(craft)」。
2021年Onir一出改编自真人真事、讲述印度军人的同性恋电影,被当地国防部禁止制作和放映,「在印度如果想制作任何与军人有关的东西,均需经过审查,但他们毫无原因地禁止我的电影,这是极荒谬」。Onir坦言,在印度制作性小众电影的确困难重重,包括难以获得资助,因此Onir与友人斥资2,500万卢比(约230万港元)自资制作《松》,「他们会估计电影不够商业,有些人会认为此类电影『太挛』(too gay),那为甚麽我们不会觉得『太直』(too straight)?」
印度同性恋合法化後,Onir指当地同性恋酒吧、变装皇后之夜虽较以往多,但受不同宗教影响,印度普遍仍未能接受同性恋,「以往曾在街上拍摄一对男演员亲吻的画面,拍摄途中我看到人群聚集、议论纷纷,我需要尽快完成拍摄离开,以免做成任何危险」。
Onir的人身安全同样受威胁。今年初他出席一个性小众讲座的前夕,收到大量右翼人士的恐吓短讯,「内容是活动期间可能会伤害我的身体,而警方指不能保证我的安全」。及後Onir一度退下火线,直至他一位演员友人无惧恐吓继续发声,「她收到的恐吓比我更多,那刻我备受启发,世界上很多国家仍然有人因同性恋而被判死刑,我们必须继续抗争,直至人人都是平等」。
「Keep Pushing」
目前印度正讨论同性恋婚姻的议题。社会恐同声音虽仍存在,Onir认为法律是战线的基础,「有了法律赋权你才可以争取,所以我们现在能争取同性恋婚姻、可以阻止校园欺凌等」。反观香港,民阵召集人岑子杰的同性婚姻案早前向终审法院仅获部份得直,法庭仍然不承认本地及海外同性婚姻。Onir却认为港人对同性恋接受程度更高,「我知道有研究指香港6成人支持同性婚姻,这显示人们正在接受,如果在印度做同样研究,我不认为会有相同结果」。
为争取性小众和弱势社群的权益,Onir持续透过游行、座谈会宣扬议题。他指,即使较难在香港举办游行,也可尝试其他方式,「重点是要不断推进(keep pushing),你会受到伤害但要继续探索可行性」。他留意到香港11月将举办同乐运动会(Gay Games),节庆活动也是争取平权的方式,「不一定是很愤怒,可以是欢乐的,只需紧记我们所做的不只为了自己,而是人性(humanity)和人权」。

发表在 圈子 | 标签为 , | 留下评论

男网红因变装遭枪杀 伊拉克同性恋者未来恐被处死

伊拉克1名TikTok男网红24日在首都巴格达遭枪杀,原因是他在他大多数的影片中表现较为女性化,包括着女装、留长发、化妆等,才导致此次攻击事件发生。
据《CNN》 报导,23岁死者阿尔萨法(Noor Alsaffar)以「Noor BM」为艺名在TikTok上拥有超过数十万名粉丝,其影片内容大多为模仿女性穿着、发型、妆容等,引发伊拉克反LGBTQ人士不满才遭遇枪击。事件过後,当地警方表示已将他的屍体送往法医部门,并将展开相关调查。
枪击事件发生前,阿尔萨法曾在采访中提到他的自我认同为男性,并表示「我不是同性恋也不是跨性别者,我只是一个喜欢变装的模特儿」,并表示虽然会对这些威胁感到害怕,但他仍会继续勇敢面对。
伊拉克LGBTQ权利组织「IraQueer」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阿尔萨法的死讯,并在文中加上#Transphobia (跨性别恐惧)及#MuderOfTransPeople(跨性别谋杀)的标签,批评当地恶意针对LGBTQ群体的暴力行为不断增加。
据悉,虽然现在LGBTQ在伊拉克并不犯法,但他们还是长期遭受严重欺凌。当地政府在今年8月强制所有社群平台及媒体将「同性恋」一词一律改为「性越轨」,且正在拟订新法将LGBTQ群体定罪。若法案通过,同性恋者将可能被处以死行或无期徒刑;宣扬同性恋理念或是支持同性恋者,则有可能被判7年以上有期徒刑。

发表在 圈子 | 标签为 , | 留下评论

koogay.org  该网址已停用

koogay.org该网址已停用

点击进入论坛

koogay社区 koogay论坛

发表在 网站 | 标签为 , , , , | 留下评论